首頁 搜索 分類
您當前的位置:首頁 » 傳統命理 » 血型

你的身體可以大換血嗎

什麼?人的血型還會發生改變嗎?那豈不是得全身換血嗎?你看到這裡是不是有一點困惑?快跟著小編一起來看看血型分析吧!如果你有濃厚的興趣,就往下拉吧!

所謂血型改變,也就是在兩次以上的血型檢測中出現不同結果,這裡面包含兩種情況,一種是某一次檢測結果有誤或模糊不定;另一種情況是確實有血型抗原的改變。

1、ABO血型的分子基礎:A抗原、B抗原和H抗原
血型的判定取決於紅細胞表面所攜帶的抗原,比如A型紅細胞攜帶A抗原,B型紅細胞攜帶B抗原,AB型紅細胞攜帶兩種抗原,O型紅細胞上兩種抗原皆無。

A抗原和B抗原來自紅細胞表面的同一種多糖結構,也是它們的生成底物,稱為H抗原(屬於另外一個與ABO緊密相關的Hh血型系統,如孟買型)。

A抗原和B抗原的不同僅在於其末端的糖基不同,A基因編碼的N-乙醯氨基半乳糖轉移酶在H抗原上添加了一個N-乙醯氨基半乳糖,

形成A抗原;B基因編碼的半乳糖轉移酶在H抗原上添加了一個半乳糖,形成B抗原。

2、既然A抗原和B抗原在結構上如此相似,那麼它們能互相轉變嗎?
ABO血型是遺傳決定的,但也存在獲得性改變,但這種改變非常罕見,而且是不規則的,通常是由於感染或腫瘤所致。

臨床上有一些“獲得性B”的病人,他們本來是A型,但在其紅細胞上也發現了某種B抗原。其來源可能是細菌中類似B抗原的糖脂類物質,也可能是來自細菌的脫乙醯酶將部分A抗原上的N-乙醯氨基半乳糖去乙醯化成為半乳糖,也就是“變成”了B抗原。

反過來,在體外用醋酸酐使“獲得性B型紅細胞”乙醯化,也可以使其恢復為正常A型紅細胞。在體外可以用合適的外切糖苷酶移去A抗原與B抗原末段的糖基,

使其變成H抗原,也就是使A型和B型紅細胞變成了O型紅細胞。

一般來說,可以認為獲得性B只是病理狀態下的一種暫時現象;目前尚未見“獲得性A”的報導。

3、白血病會導致ABO血型的改變
1962年英國曾報導一例白血病病人,他的紅細胞有26%是AB型,12%是A型,42%是B型,20%是O型。由於當時無相關的分子生物學技術,只能推測他在遺傳上是AB型。

白血病是造血系統的惡性腫瘤,造血系統的惡性變產生在遺傳與功能上呈異質性的血細胞,其紅細胞膜上的A抗原和B抗原可顯著減少,原因可能是白血病相關的原癌基因的變異影響到ABO基因所致。有時,ABH抗原的改變也會先於發病之前,而成為白血病的一種預兆。

4、骨髓或造血幹細胞移植引起的ABO血型改變
某些造血系統疾病的患者需要做骨髓或造血幹細胞移植,

這樣,患者原有的造血系統就被“替換”。造血幹細胞移植需要組織相容性抗原相匹配,而ABO血型是可以不合的。

在ABO血型不合的造血幹細胞移植後,受者的血型就會向造血幹細胞供體的血型轉變,血型轉變還可以作為造血幹細胞移植成功的標誌之一。

之所以把造血幹細胞移植的因素放在最後,因為這已經不是“血型的轉變”,而是“血型的替換”了。

下一頁
推薦給朋友吧!
搜索
喜欢就按个赞吧!!!
点击关闭提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