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頁 搜索 分類
您當前的位置:首頁 » 傳統命理 » 八卦

河圖洛書:群經之首的易經起源於哪個朝代

易經含蓋萬有,綱紀群倫,是中國傳統文化的傑出代表。也是群經之首,是關於哲學的重要著作,那麼你知道中國傳統風水文化中的奇葩易經起源於哪個朝代?本期的易經入門帶你去瞭解詳細情況。

《易經》的產生:
1、《易經》產生的年代:
關於《易經》的產生年代,目前說法不一,據學者們考證,應該是五千年前,也有人說是七千年前,而成書的年代則是在商末周初。

2、《易經》的起源:
而關於《易經》的起源,傳統上則一般認為《易經》起源自“河圖、洛書”。

傳說在遠古時代,黃河出現了背上畫有圖形的龍馬,洛水出現了背上有文字的靈龜,聖人伏羲因此畫出了“先天八卦”。殷商末年,周文王被囚禁在羑(yǒu)裡【古地名,在今河南省湯陰縣北】,又根據伏羲的“先天八卦”演繹出了“後天八卦”,也就是“文王八卦”,並進一步推演出了六十四卦,並作卦辭和爻辭。《易傳》是春秋時期的孔子所作。

所以《易經》又有“人更三聖,世曆三古”的說法。意思是說:《易經》的成書,經歷了上古、中古、下古三個時代,由伏羲、文王、孔子三個聖人完成。

3、歷史上的《易經》,據說有三種,即所謂的“三易”:
(1)、一曰《連山》,產生於神農時代的《連山易》,是首先從“艮卦”開始的,象徵“山之出雲,連綿不絕”。

(2)、二曰《歸藏》,產生于黃帝時代的《歸藏易》,則是從“坤卦”開始的,象徵“萬物莫不歸藏於其中”,表示萬物皆生於地,終又歸藏於地,一切以大地為主。

(3)、三曰《周易》,產生于殷商末年的《周易》,是從“乾、坤”兩卦開始,表示天地之間,以及“天人之際”的學問不同。

《易經》是中國最古老的文獻之一,下面我們再來追溯它的起源及歷史。易經被儒家尊為“五經”之首;上古三大奇書:《黃帝內經》、《易經》、《山海經》。

《易》事實上是集合了古代的《連山》、《歸藏》和《周易》,但《連山》和《歸藏》已經失傳。《易經》以一套符號系統來描述狀態的變易,表現了中國古典文化的哲學和宇宙觀。它的中心思想,是以陰陽兩種元素的陰陽一元論去描述世間萬物的變化。

廣義的《易》包括《易經》和《易傳》。《易經》分為《上經》三十卦,《下經》三十四卦。由於《易經》成書很早,大約在西周時期,文字含義隨時代演變,《易經》的內容在春秋戰國時便已不易讀懂,因此春秋戰國時代的人撰寫了《十翼》,又稱為《易傳》,以解讀《易經》。

普遍認為《易經》最初是占卜用的書,但它的影響遍及中國的哲學、宗教、醫學、天文、算術、文學、音樂、藝術、軍事和武術。自從十七世紀開始,《易經》亦被介紹到西方。

下一頁
推薦給朋友吧!
搜索
喜欢就按个赞吧!!!
点击关闭提示